学习雷锋,好榜样
邱桂花小草工作室
地址:
电话:
邮箱:
推荐读文
工作室大记事
4月10日上午,浮梁一小语文组教师代表来到“中国最美的乡村”婺源县,参加教育新视野•第十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。此次活动,各位优秀专家名师的授课,干货满满。不仅为我们展示扎实的专业功底,还解疑了教育的困惑,使我们明白了教师职业与普通职业的“不一样”,我们肩负使命,任重而道远。
第一堂课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许嫣娜,她是孩子们心中的“糖果老师”,她的课堂轻松幽默,真正让每一位同学真正做到“学中乐,乐中学”。
许嫣娜教师的《大象的耳朵》的这堂课充分启迪了孩子的发散思维,将枯燥的生字紧扣于课文中的情境呈现,这三只生字“虫子”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。还通过演一演,将课程推向了高潮,虽然接近一个小时的课程,但台下掌声、欢笑声此起彼伏,每个人都意犹未尽。
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朱煜老师带来的《我们家的男子汉》,通过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,感受主人公的成长过程。深入浅出的实现了教学目标,课堂上朱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引来在场老师阵阵掌声。讲座中,朱老师还探讨了如何教导长文、难文的教学经验,他提出三个年级段所因在课堂中的侧重点和抓关键词训练的重要性。并总结概括为“长文短教,难文浅教”八字,教师们都全神贯注地聆听,受益良多,也对于“长文、难文”教学有了新的认知和方向。
南师大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书记宋运来执教的《“诺曼底号”遇难记》,宋老师情绪饱满,真正使课堂洋溢着生机,充满着灵气。教师的情绪燃烧了整个舞台,带动了孩子们走进文本,朗读的情绪也跟随着宋老师而饱满起来。教师以真挚火热的情感感染着学生,与学生引起共鸣,师生情感的点燃将本堂课推向高潮。
在此次名师专家们的课堂分享、研讨中 ,我深有感触,获益良多,不仅更新了我的新教育教学理念,也为我语文教学打开了新天地。由衷地感谢几位专家老师们颇具实效的讲座,我也会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,在实践的同时根据自己孩子们的特点适时调整反思。我坚信只要我们笃行致远,砥砺奋进,也定会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中,绽放出自我绚丽的生命之花。
编辑:冯琳洁
为了确保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,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,有效利用工作室平台促进工作室成员成长,根据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精神,特制定名师工作室规章制度。
一、工作室例会制度
每学年三会。学年初工作计划会、中期工作小结会及年末工作总结会。
工作计划会:讨论本学年计划,确定成员阶段工作目标、工作室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;
中期小结会: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,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;
工作总结会:总结经验成果,梳理存在的问题,研究解决的办法并讨论下学年工作计划。
二、工作室学习制度
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形式。
1. 每学期和每年寒暑假都系统学习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或专业书籍,做好读书笔记,并在工作室网页上至少交流一篇学习心得感悟。
2.每学期参加不少于10课时的各类培训,并在工作室网页上交流培训收获或培训随笔等,至少5次。
3.借助网络平台,广泛阅读,每学期能围绕工作室研究主题收集相关资料,并在工作室网页上分享。每学期能围绕工作室研究主题撰写1篇研究心得或论文(案例)。
三、工作室研究制度
1.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,每学年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,做好研修活动记录,提交研修总结。建立规范的工作室成员档案,记录培养过程。
2.建立定期研讨制度。每月工作室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次集中学习研讨活动(或举办网络“教研沙龙”),各成员应提前做好准备,进行有效的研讨,并做好学习活动记录。
3.参与工作室的课题研究。成员也可以针对自己课堂教学出现的“小现象”、“小问题”,确立“小课题”进行教育教学研究,力求创新,成果可操作。
4.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,实现优质资源共享。开辟“工作室概况”“团队风采” “工作室大记事”“且行且思”“论文(案例)”“悦读空间”等栏目,各成员应积极上传论文(案例)、随笔(心得)至小草名师名师工作室网站,其他成员要分享阅读。
5.除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之外,各成员每学年必须上一节公开课(工作室成员听),课后整理教学设计、撰写教学心得并上传至小草名师工作室网站。
四、 信息平台管理制度
在学校官网上建立小草名师工作室网页,负责人及时上传成员的教学心得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反思等教学成果;及时向其他成员传达新的教育动态,积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,开阔视野,提升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六、 档案管理制度
建好工作室及其成员的活动档案,做好工作室大事记载及活动记录的工作。工作室及其成员的工作计划、教学反思、教学论文、教研成果等不仅要有电子版,原则上要有一份纸质版,工作室成员的荣誉证书必须留有复印件,并分类收集、存档。
浮梁一小小草名师工作室
2021年1月20日